微商行业要变天了

2018-08-08

去年年底,老A随着BK社群退出云集微店,转投了新成立的社群电商平台“达令家”。

“云集政策改变了,大店主利润被削弱,团队成员的利益激励不足,早晚会流失。”他愤愤不平地告诉界面记者。

不到一年前,BK社群还是云集微店平台上最大的店主群,群主BK号称云集四大开山店主之一,以社群运营见长。但在2017年底,四大店主集体离开云集,带着他们各自的社群成员,加入了起盘不到三个月的达令家。

这是云集史上最剧烈的一次店主流失危机。

危机源于云集的内部整改。2017年7月,云集微店因涉嫌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的巨额罚款;8月初,其微信公众号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同时被封的还有环球捕手等多家社群电商公众号。

1439775365822.jpg

尽管云集CEO肖尚略之后发表声明,称罚单主要是针对云集“两年前的部分地推模式”,但云集仍然不得不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整改,重新设置团队体系,并由此引起了大批店主的不满。

敏锐的店主们从这次整改中嗅出了信号:微商行业要变天了。

微商生态几乎是伴随微信诞生的。早在2013年,韩束、俏十岁等面膜品牌就开始悄然出现在微信朋友圈;接下来的几年间,越来越多的产品发现了微信的强大销售潜力,微商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2017三年间,国内微商行业从业人数依次为1257万人、1535万人、2018万人,并且还在继续增加。

随着行业扩张,微商的盈利模式也在逐渐变质,从早期的品牌多级代理,到现在的平台多级分销,整个微商群体就像一个金字塔,以不同的形式反复描述着同一个阶级跃迁的梦想。

微商1.0

92年出生的婉婉拥有大学本科文凭,谈吐富有条理,并不像外界想象中的微商从业者。大学毕业后,她找不到工作,被一个学姐拉着干起了微商,没想到一干就是四年。

和大多数同行相比,婉婉的思路清晰得多。她没有从亲朋好友下手,而是专门开了一个小号,通过百度、微博等渠道引流,加上线下地推,短短一年就发展出了一个上千人的团队。那两年是微商的黄金时代,到2016年,她每个月的收入高达六位数,而她卖的仅仅是一种几十元一盒的洗衣片。

如此丰厚的收入并非来自产品销售的利润。事实上,婉婉属于微商金字塔的塔尖:即使一个拥有10万代理的微商大品牌,能做到她这个级别的最多不过几十人,99%的代理都不赚钱,因为这个生意赚的就是代理的钱。

“要想真正理解微商,你要先明白一件事情:微商卖的不是货,而是赚钱机会。”她说。

一名成功的微商首要任务不是推销产品,而是维持一个光鲜的朋友圈,从而吸引更多的下线。婉婉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八部手机和十几个微信号几乎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但在朋友圈里,她悠闲、富裕,每天享受着奢侈品和美食,在世界各地旅游。

对这种生活的渴望,驱使代理们心甘情愿地加入她的团队,而每招到一名代理,她的收入就会增加一份,她的上级则可以拿到更多。

微商品牌有的是办法从代理身上赚钱。例如,很多品牌主每年都会组织旗下的高级代理出国旅行,住五星级酒店、包游艇乃至水上飞机,美名其曰“福利”或“团队建设”,实际上就是对代理们的一次收割。代理商想参加旅行,要么买几万元的货,要么直接交旅费跟团;在旅途中,品牌方还会想法设法刺激代理商补货。

一位曾经接待过微商团队的旅行社地接告诉界面记者,像这样的团,他们每年都要接十几个,每个团100人起跳,最多可达上千人。品牌方安排这样一次“福利旅游”,不但不花钱,还能赚到几千万回款。

品牌发布会也是收割代理的良机。锌财经曾经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二线城市的五星酒店,灯红酒绿,一家微商品牌的新品发布会正在举行。品牌方花十几万请来的成功学导师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突然,导师指着第一排的几个代理说:“你们!请坐到后面去,把第一排让给我们今天开玛莎拉蒂过来的朋友,在场开玛莎拉蒂的朋友有吗,请坐到前面来!”

在这种羞辱性的刺激下,不少代理会直接冲出去,交出不菲的拿货费来证明自己。一场发布会下来,在自尊心和财富神话的双重刺激下,小代理们纷纷慷慨解囊,品牌方则赚的盆满钵满。

一位长期关注微商生态的自媒体人告诉界面记者,目前,绝大部分微商品牌80%的货得由代理内部消化,能卖给终端消费者的最多20%。

0ee53332.jpg

微商2.0

随着微商市场日益饱和,单一品牌吸收代理的能力开始下降,外界对微商产品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号称年回款100亿的微商品牌“魔能国际”就曾被曝涉嫌诈骗。

2017年,婉婉明显感到生意不好做了,她的月收入也从六位数缩减到五位数。就在这个时期,以云集、环球捕手为代表的微商平台开始崛起。

和传统微商品牌靠少数单品起家、要求代理大量囤货的模式不同,微商平台提供大量sku,且加盟门槛极低,只要花几百元购买一个“新手大礼包”即可开店,开店后不必囤货,也不必打包发货,所有仓储配送都由平台统一包办,店主们只要协助平台推销,就能拿到分成。

这种“轻松赚”模式迅速引来大批用户,传统微商代理也纷纷转型店主,开始替平台卖货。一位微商从业人士告诉界面记者,仅环球捕手一个平台,去年至少从行业里挖走了上百万职业代理。“传统微商10万代理就能称王,环球捕手一下子洗来几百万,你想会有多少品牌受它影响?”

乍看之下,微商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微商套路,发挥出了社群电商的真正潜力。环球捕手创始人李潇曾表示,环球捕手日销售额最高达到2000万;云集微店则号称年销售额100亿,估值超过20亿美金,是微信生态中估值第二高的电商公司,仅次于拼多多。

但细看之下,这些平台的机制其实和传统微商品牌如出一辙

理论上说,加盟微商平台类似于做淘宝客,店主付出时间、精力,换取导购佣金;但不同于淘宝客的是,想加入环球捕手或云集微店,得先交一笔加盟费,而成为“捕手”或“店主”后,每招募一个新人,又能获得一定的返佣。

以云集微店为例,在去年整改之前,要成为云集微店的店主,须缴纳一年365元的“平台服务费”;成为店主后,可以邀请其他人加入成为新店主,每位店主邀请到160名新店主(直接邀请30名、间接邀请130名),即可成为“导师”,团队人数达到1000名,可以升为“合伙人”。

店主发展新人没有返佣,但升为导师后,团队每发展一名新店主,导师都能从365元的平台服务费中拿走170元,而合伙人能拿走70元。同时,每位店主在云集微店消费购买商品时,其上级导师和合伙人还能分到公司返还的销售利润的15%。

说白了,这种模式仅仅是把“代理”这个词儿改成了“店主”和“导师”,仍然涉嫌靠发展下线牟利,因此被监管部门判定为传销。

遭到惩处后,云集采取了新的政策:新人不再交纳“平台服务费”,改为购买“注册大礼包”,团队层级也改为店主——主管——经理,店主发展新店主仍然没有返佣,主管和经理通过团队纳新获得的返佣则称为“培训费”。云集还会和主管及经理签署劳务合同,这样一来,拉人头的提成就成了公司发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对于传销的法律界定是“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云集将团队层级限定在三级以内,超过三级利益关系自动解除,刚好不触及这条线。

云集作出整改是为了合规,但对于云集的大店主来说,这一改制事关重大:只能发展两级下线,意味着他们的收入直线下降。

BK转投达令家后,在内部宣讲中明确表示:云集整改后,底层店主通过销售商品几乎赚不到钱,经理以上又无法再通过拉新获利,收入封顶,“很难给人造成持久的创业的动力”。相比之下,达令家尚处于起步阶段,先进入者可以占据金字塔尖的位置,也就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然而,达令家同样受到三级制度的限制,这意味着当达令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新进店主又将面临无利可图的局面。那时,会不会出现一个新平台,用更优惠的政策抢走达令家的店主?

正如传统微商品牌从代理身上赚钱,在现有的微商体系下,店主才是平台真正的利益来源,失去了店主,平台就会岌岌可危。

微商3.0

微商平台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2018年1月,改制彻底完成后,云集公布了新的数据:平台上的注册店主超过300万,其中90%以自购为主。

一位曾接触过云集的投资人告诉界面记者,云集在上一次融资中特意强调,他们主动“清理”了一些团队里的传统微商,只留存 “价值观正”的店主,以此解释平台上店主的流失。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按照云集的说法,所谓的价值观正,是指不以发展下线为目标,只靠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获利。但正如BK所说,底层店主销售商品所能获取的收益极低,要提高他们的分成比例,平台势必相应地提高商品价格,这样一来又会失去消费者。

部分投资人则为微商平台们找了一个新对标——Costco。GGV纪源资本合伙人徐炳东曾在一次内部分享会上专门介绍了Costco的商业模式,即付费会员制:靠规模效应将部分利润让给消费者,同时向消费者收取会员费,以维持盈利。这种会员制度黏性很高,和社群电商相结合,可能会发挥巨大的效果。换句话说,平台需要把微商们变成最终消费者,而不是代理商。

今年,达令家明确打出“自购省钱,分享赚钱”的口号,并接入了苏宁易购和易果生鲜的供应链;环球捕手也在原先的食品品类上增加了家居日用等品类的sku;另一家立足于北京的社群电商有好东西则是采用了平台优选的模式,希望用精选sku吸引消费者乃至店主自购。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国内的电商市场早已高度成熟,社群电商们用轻创业来吸引店主,但要想把这一类人群直接转化为高黏性的会员消费者,需要平台具备极其强大的供应链和选品能力。

微信生态中究竟能否成长出一个Costco,目前尚无法预料。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微信对分销愈加严格的情况下,微商的野蛮增长期已经结束了。

「币改」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实验”注定难产?

2018-08-07

8月5日,有消息称,Fcoin币改试验区首个项目Bizkey宣布:“退出Fcoin币改试验区”,同时表示“不上Fcoin”。

157_303582_463208c3e5e1ed653d13f62141ded81e.jpg

但这距离哔哔News和冉道资本主办的“币改能成功吗”线下辩论会才刚刚过去1天,Bizkey联合创始人兼COO Scarlett Zhang还作为正方辩手参与了整场辩论会。“目前很多数字货币价值纯粹靠投机者的流动支撑,币改项目则让Token交易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有机交互,形成价值高效流通的社区。”Scarlett Zhang信心满满地表示。

Bizkey曾是FCoin币改实验区的第一个公开答辩的项目,也是最有可能上线FCoin的首个币改项目。

但是仅仅过去1天,Bizkey宣布退出币改试验区。这是为什么,难道「币改」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实验”注定难产?

· 壹 ·币改,冠冕堂皇割韭菜?

币改,顾名思义,是将资产(包括既有实体经济和未来的创新项目)上链,进行Token化,进而成为在该平台上可交易数字资产。这场“创新运动”并不是无名小辈发起的尝试,而是有元道、孟岩两位提出首次“通证”概念的区块链布道者支持实验,两人的加入一方面增加了“币改”的可信度,也吸引了一大批币改拥簇者。

元道和孟岩在“我们为什么支持张健开启FCoin币改试验区”中表示:“一场通证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释放人们的创新和协作热情的实践大潮正在孕育涌动,即将席卷而来。

我们一致认为,互联网和传统企业通过“币改”,将自己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业务按照通证经济的思路和模式重构,这将成为一个大趋势,任何人也无法阻挡。“币改”,对这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来说,将是脱胎换骨的蜕变,对于通证经济来说,则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一步。”

但这场“变革”最为人诟病的是:作为直接获益方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FCoin在其中的地位竟然承担了主导的作用。后续发生的情况证明,让张健及其FCoin主导这场“币改”,并非正确。

尚且不论这一场尝试的主要推动方宣称有多公正(虽然关于这点的讨论完全无法避开),人大教授杨东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币改”具体实现模式已经触及法律红线。“币改”形式上类似于“资产证券化”,如果有实质上的集资行为,极易涉及非法集资等相关犯罪,为“币改”后等额标准化数字资产提供交易场所的平台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相关犯罪。同时,也极可能为假借区块链实质上实施传销、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提供渠道。

180802174826546305685.jpeg

7月5日,FCoin发布公告开启「币改」,“想法萌生于几天以前,决定于三十分钟之内”(元道、孟岩文),仅过去一月,币改首个辩论项目Bizkey腹死胎中。

· 贰 ·野蛮生长和扭曲的币改

据笔者了解,目前已经出现从“国内排名靠前的咨询公司”出来,转战专做币改的咨询团队,他们自称“通证派”,专门为想要“币改”的传统公司提供“币改”咨询,包括为公司进行一系列顶层设计和相关币改服务。“当然,我们也很清楚,目前通证改革在国内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我们也是一步步推进这场变革。”据介绍,该咨询团队已经在和投资方洽谈融资事宜。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有人总结了这场“币改试验”背后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推币改,为三个服务:一、卖通证课程;二、卖通证经济咨询;三、上币服务。

回到这次Bizkey退出Fcoin币改试验区事件,上月22日,Bizkey项目完成了公开答辩,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上线FCoin的项目,8月4日,Bizkey联合创始人兼COOScarlett作为正方辩手参与了在杭州举办的辩论会,与钛云科技CTO程超、冉道资本创始人、茶馆大东家赵翼、SZ.com创始人应正,以及乐客独角兽创始人崔磊同台“支持币改”。

“币改当然会成功”,“共享经济领域的币改成功率比较大”,“我们对原生区块链应用很担忧”,“没有产业链,原生DApp只能是小怪兽而非巨无霸”,“越小的企业越适合币改”,几位“辩手”纷纷抛出论点。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8月4日,首个上线FCoin的币改项目并不是Bizkey,而是横空出世的QOS。

对此,Bizkey联合创始人及首席运营官Scarlett Zhang表示:“所谓币改,是一所大学,而不是上交易所的捷径;退出Fcoin币改试验区的公告完全是字面意思,并无其它含义;目前,Bizkey项目落地重心在海外,10月10日也会在新加坡举办Token Day,帮助10个优秀项目的Token一起实现线下支付场景。”另外,他坦言:“QOS插队成功。”

“远离毒品,远离fcoin……”,这是Scarlett Zhang对这场曾热闹非凡“币改事件”的注脚。

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关系户横行,FCoin自身面临的运营、信任危机,“币改”之路看似难度重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和批判这场「史无前例」的尝试。

而更多区块链探索者开启了表演:继元道、孟岩支持的币改”后,王学宗开始倡导“链改”;区块链公司井通提出了“链通”;近日,人大教授杨东则开始提出“票改”……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要将区块链融入商业社会的“创举”,至于哪种尝试能成功,由于充斥了太多人性和商业黑幕,大概只有时间可以给出这个答案了。

麦当劳MacCoin币正式上线

2018-08-07

8月6日,麦当劳MacCoin币正式上线。记者注意到,截至记者发稿,一枚MacCoin在闲鱼上的价格已炒高至800元,而且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之中。

据了解,8月3日,麦当劳中国宣布,为与全球同步庆祝其经典产品巨无霸的50周岁生日,将推出一套5款巨无霸收藏币MacCoin,供粉丝分享与收藏,同时还可在全球门店兑换巨无霸产品。

微信图片_20180807105122.jpg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介绍,中国内地超过2500家指定麦当劳餐厅将送出超过100万枚MacCoin,且这些收藏币全球通用,顾客凭MacCoin可以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麦当劳餐厅免费兑换巨无霸一个。

虽然张家茵一再强调,MacCoin是全球首款用食物作为信用支撑的收藏币,没有现金价值。区别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MacCoin是有实体的。但记者注意到,MacCoins目前的市场叫价已经超过30倍,远远超过一个巨无霸20多元的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麦当劳,另一家餐饮巨头星巴克也与区块链联系在了一起。8月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ICE宣布正与微软和星巴克合作,建立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因此,许多新闻媒体认为,星巴克将于不久后接受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来支付咖啡或茶。

不过,对于此种猜测,星巴克随即发布公告澄清并表示,星巴克将不会接受比特币或任何一种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顾客们需先将数字资产在交易所转换成美元,才能在星巴克内使用。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除此之外,此前汉堡王也曾和区块链初创公司Waves合作,于2017年8月推出了名为“皇堡币”的数字货币。该项目仅限于俄罗斯,用户每在汉堡王消费一卢布,就可得到一个“皇堡币”,每1700个“皇堡币”可兑换一个皇堡。汉堡王俄罗斯的外部沟通负责人 Ivan Shestov 曾表示,该项目会把“皇堡变成一个投资渠道”。

事实上,国内的一些餐饮公司也在加紧这方面的布局。

分析人士表示,区块链的火热致使每个人都想跑步进场,餐饮巨头们同样也不例外。如今,随着餐饮巨头们通过“实锤”的方式入局,区块链技术也将迎来“低调中的前行”。

比特币价格跌逾1%,击穿了7000美元的关键关口

2018-08-07

腾讯证券讯 据外媒报道,加密数字货币价格周一普遍下跌,其中比特币价格跌逾1%,击穿了7000美元的关键关口。在其他主要加密货币中,目前按市值计算的第六大加密货币Stella大幅下跌4%以上。

ChMkJlpdUI6IXAFiAAEjt6Upfx8AAkHmwPTCL4AASPP234.jpg

CoinDesk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在过去24个小时里最高触及7145.74美元,最低触及6885.13美元。CoinDesk追踪来自于Bitstamp、Coinbase、itBit和Bitfinex等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价格。

根据加密数字货币数据分析网站CoinMarketCap提供的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下午4点(北京时间周二凌晨4点),比特币价格在过去24个小时里下跌1.21%,至6970.40美元。

微信图片_20180807104728.jpg 

同一时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8月份交割的比特币期货价格下跌455美元,至6915美元,跌幅为8.17%,此前一度触及6870美元的低点。

其他加密数字货币中,以太币跌0.57%,至406.15美元;瑞波币跌2.11%,至0.42美元;比特币现金跌1.74%,至691.20美元;EOS跌0.26%,至7.02美元;Stella跌4.16%,至0.23美元;莱特币跌1.31%,至73.57美元。

据彭博社刊文称,摩根大通(NYSE:JPM)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再一次对比特币发起了“攻击”,他称其无意投资于比特币,并补充道加密数字货币就是一场骗局。

戴蒙曾在2017年9月份痛斥比特币和数字货币,他警告称如果数字货币成长到过大的地步,就将被政府叫停。“这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出来的东西,而在我看来它们一文不值。”戴蒙在当时说道。“到最后的结局将是很糟糕的。”

彼时戴蒙还发出警告称,各国政府终将对加密数字货币进行打击,并将试图对其加以控制,届时可能会将任何买卖比特币的人逮捕入狱,这将迫使数字货币转入黑市交易。而在同月早些时候,戴蒙将比特币称作是一场“骗局”。

随后,戴蒙还曾抨击过数字货币投资者。他在国际金融协会(IIF)去年10月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如果你蠢到会去买它,那么终有一日会为此付出代价。”

近期加密货币及区块链相关消息如下:

华尔街日报:加密交易团体过去六个月通过价格操纵获利8.25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8月5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数十个有组织的加密“交易团体”正在操纵一些最大的在线交易所的加密货币价格,已在过去六个月通过操纵市场获利8.25亿美元。价格操纵主要由有组织的“交易团体”通过使用Telegram等服务进行。据报道,《华尔街日报》在1月至7月底对交易平台之间的交易数据和在线交流进行了审查,确定了175个“拉高出货”的计划,涉及121种不同代币。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安全公司:EOS生态内Fomo3D类游戏遭“外挂”侵扰,大奖形同虚设

近日,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直接锁定游戏大奖的“外挂”出现在诸如ITE、EOS3D、EOSDAY等多个EOS生态内的Fomo3D类游戏上。合约攻击合约,“外挂”获取小概率大奖如探囊取物,夺走了原本属于游戏玩家的权益,严重影响了该类游戏的生态平衡。由于EOS生态数据链上可查,攻击者可通过查看游戏合约的链上数据,用简单的模拟发送请求即可实现“外挂”,并且与以太坊不同的是,整个实施过程门槛低且零成本,加剧了“外挂”的泛滥,甚至会威胁EOS生态稳定。据悉,受此类“外挂”高频刷奖影响,EOS的CPU、RAM短时间内均有明显波动。EOS生态内的各类游戏,用户参与门槛低且玩法多样,正逐渐呈风靡之势,此类“外挂”将吞噬受影响游戏的可玩性,加速该游戏的“衰亡”,最终影响EOS生态秩序。

报告:上半年区块链因安全问题损失超27亿美元

腾讯安全联合知道创宇近日发布《2018上半年区块链安全报告》。《报告》显示,区块链自身机制安全、生态安全和使用者安全三个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2.5亿、14.2亿和0.56亿美元,共计高达27亿美元。随着近年来数字货币参与者的增加,各种原因导致的安全事件也显著增加,其中区块链自身机制及区块链生态问题尤为明显。从《报告》整体来看,当前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区块链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假借区块链名义的诈骗、传销等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已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毒瘤。

美国SEC审查比特币经纪人行为

bitcoinist消息,虽然加密货币允许用户移除中间人,但一些投资者仍然依赖他们的经纪人来确保他们的资产是安全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现在正在关注这种关系,以及了解这些中介实际上是如何参与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审查收集相关的事实案例。

星巴克:不会接受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作为支付手段

星巴克的一位发言人在对Motherboard的评论中澄清说,星巴克将不会接受比特币或任何一种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顾客们需先将数字资产在交易所转换成美元,才能在星巴克内使用。 此前,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ICE在8月4日宣布正与微软和星巴克合作,建立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因此许多新闻媒体认为,星巴克将于不久后接受顾客支付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来购买咖啡或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