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罚单别成“纸老虎”

2018-09-05

近日,陕西汉中市民突然发现,身边那些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被交警贴上了罚单。这个新动作,让不少人感到新奇。

c425160a201544e6830477daa38874ef_th.jpg

  违停单车被“贴条儿”,看似是新事,实则是“旧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早有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处警告或罚款。这就意味着,不管谁家的自行车,只要占道乱停,就已触碰到法律红线,理应承担相应成本和责任。一段时间以来,出于执法成本的考量,相关部门对非机动车大多“网开一面”。可如今,随着共享单车的风靡,乱停乱放所带来的交通拥堵、挤占资源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将其纳入执法范围理所当然。

一纸“罚单”,彰显着城市治理的法治思维。但问题在于,此“罚单”目前还更多停留在警示层面,用当地警方的话说,这是一份“违法通知单”,并不会据此对违规停车的市民做出经济处罚。警告是必要的,但并非万能。当一项执法手段缺乏实实在在的处罚为支撑,其治理效果、震慑作用难免大打折扣。或许囿于共享单车使用者的不确定性,相关部门直接惩处用户难以实现,但以“罚单”倒逼平台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却并非不可。比如,立足平台技术功能,敦促车企锁定违停用户并对其采取配套处罚措施,可谓简单易行的办法。当执法效果真切地与每一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罚单”才不会沦为虚张声势的“纸老虎”。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治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必须动真格。统观全国多地的治理探索,严厉惩处、罚到痛处愈发成为共识。深圳市将共享单车停放纳入城管平台,对于违规停放处置不及时的企业处以重罚并没收车辆;南昌市交管局与摩拜等车企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现违停行为,相关车企便将依据信用评分机制对当事人扣减积分直至销号停用;武汉市更是通过流动检查,对违章用户直接罚款20元。事实说明,唯有加大惩戒力度,让违规者有痛感,肆意妄为的任性之举才能有效减少,按规有序停车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营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处罚只是手段,更重要的还是唤起大家的规则意识。“凡有越轨,必受其咎”,将敦促人们更多一些自觉、一些自律。

“百度外卖”将说再见?

2018-09-05

近日,据《财经》报道指出,百度外卖于近日召开内部会,拟将百度外卖改名“星选外卖”,英文名“STAR.ELE”,后缀“ELE”使该品牌的定位更像是饿了么的子品牌。

2f846ab05457438a511.jpg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向饿了么方面求证,对方回应:“不予置评”。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百度外卖的更名实际上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难预见,一旦“百度外卖”更名“星选外卖”完成,那么“百度外卖”这一品牌名将彻底退出外卖江湖。与此同时,外卖行业也将真正意义上由此前的“三国杀”到“两军对垒”。

  “我觉得短期内不会再有新的玩家进来,这两家应该还有一场大战,目前美团相对有一些优势,阿里方面不会甘于现状的,以后应该是饿了么主攻,美团防守。” 美商社创始人王鹏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更名是早晚的事?

  尽管饿了么官方对于“百度外卖”更名一事表示“不予置评”,但王鹏辉坦言“这(更名)是早晚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拟更名一事距2017年8月饿了么全资收购百度外卖,恰好过去了一年。

  2017年8月24日,饿了么官方宣布收购百度外卖。饿了么CEO张旭豪曾对外表示,饿了么与百度外卖达成合作后,将实施双品牌战略,百度外卖暂时保持独立运营,团队和人员不会发生改变。

  根据百度和饿了么约定的收购条款,饿了么可使用“百度外卖”品牌18个月。

  王鹏辉告诉记者,因为当初收购的时候就有约定,“百度外卖”的品牌使用权到2019年2月,要么这块业务彻底并入饿了么,让“百度外卖”这个品牌和业务雪藏,要么就是更名。“从更名来看,饿了么应该还是希望与现在的业务做一些区格,提供差异化的品牌和服务”。

  王鹏辉指出,“百度外卖”之前是加盟制,很多地方站投入了不少,还没收获就被百度卖给饿了么,因此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利益诉求方面与百度外卖有纠葛,“百度外卖”更名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形势所迫。

  而《国际金融报》此前在《百度外卖“卖身”后遗症:代理商最高损失上千万,聚集百度总部维权》一文中,就对“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之后,“百度外卖”代理商的利益诉求有过详细的报道。

  “百度外卖原来的业务应该是会独立存在,只是更名。一方面饿了么为了差异化服务考虑,一方面百度外卖与代理商之间的纠纷,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饿了么的全面整合。”王鹏辉进一步补充称。

  至于更名后对于饿了么的全面整合是否会有帮助,王鹏辉则给出“还是需要时间”的看法。

  2.外卖生态将是突破口

  不过,“星选外卖”这个名称也被业界解读为,或许这会是饿了么的高端外卖品牌。

  在产业时评人张书乐看来,百度外卖的最强竞争力,在于其传承自百度的技术力和早前在中高端白领市场的耕耘。在技术力上,其数据积累已经和饿了么进行了整合。所剩下的也就是在高净值人群的比例上所保有的品牌号召力。这一点其实已经成为了它作为饿了么的子品牌唯一的差异化呈现,也是外卖作为一个“距离缩短”、“饭桌延伸”的行业,重新细分市场的一种选择。

  张书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只是,单一针对更优质服务和更精选菜品来设计外卖的‘消费升级’,这样来打造精品化的外卖品牌,其价值并不大。或许需要有更多的内容,如定制化菜谱、厨师上门以及针对中高端白领的需求来进行量身服务,如低脂套餐、健身营养餐或其他的服务内容优化。”

  大数据监测机构Trustdata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美团外卖、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59%、36%和3%。而在用户黏性方面,美团外卖活跃用户数量超过饿了么及百度外卖位居第一。

  毋庸置疑,过去,外卖行业的竞争一直很激烈;而未来,竞争似乎还会更加激烈。

  就在上周,据香港媒体报道,美团点评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同时,负责美团上市的投行已经向投资者发出邀请,将于9月初进行IPO路演。可以说,通过聆讯意味着美团登陆资本市场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同样在上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设立一家控股公司,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持有饿了么及口碑。同时,阿里宣布为该公司进行独立融资,目前已经收到来自阿里巴巴、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

  据悉,新控股公司CEO将由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兼任,饿了么和口碑继续保持独立运营,从“到家”和“到店”两个场景分进合力,加速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新零售升级。

  “外卖的行业竞争,目前还停留在补贴和地面店铺推广的层面,今年唯一的新鲜内容也只是送货速度上的进一步提高。然而,这依然只是电话订餐的网络升级版,缺少更多针对用户需求的延伸。换言之,只是传统餐饮业‘餐桌的延伸’,而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更为精细化、定制化和个性服务的外卖生态。下一步,这将是突破口,也是传统餐饮业真正的互联网+机会,而不是多送了几单菜的流量入口那么简单。”张书乐说。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滴滴大整改 暂停所有深夜服务

2018-09-05

下线顺风车之后,滴滴继续调整出行业务。9月4日,滴滴发布公告称,将于2018年9月4日启动安全大整治,于2018年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内地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这是滴滴成立以来涉及面最大的一次安全整改,除滴滴之外,整个共享出行行业近期都陷入了震荡。

M1ON71SP9BUE.png

  在滴滴方面宣布下线顺风车的同时,高德地图悄然下线顺风车业务。这距离高德地图上线顺风车仅仅5个月,高德地图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出于安全考虑,高德地图已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

  据悉,滴滴此次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9月4日起,乘客端原“紧急求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9月13日起,司机端上线“一键报警”功能;9月4日起,乘客端上线“安全中心”快速入口,方便用户快速使用一键报警、行程分享等功能;同日起,乘客端陆续提示添加紧急联系人,有助于亲友在需要时与警方迅速联动并及时获取行程信息;9月13日起,升级全平台司机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在5月启动的人车不符清理计划基础上,持续开展犯罪记录筛查、每日出车人脸识别等行动,持续配合警方坚决打击犯罪。

  滴滴方面同时公布了投诉解决等细节数据,全平台8月日均客服咨询及投诉进线212万通,其中智能处理151万通,目前1.5万名客服(5000名自建及1万名外包)仍然无法保质保量承接其余61万通进线。滴滴将持续投入最优资源到客服体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团队将增加至8000人,持续建设安全高级客服团队的力量。

  这是滴滴成立至今力度最大的一次整改,也是“乐清事件”后滴滴第二次进行业务调整。8月26日,滴滴方面宣布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并免去两位高管的职务。当天,高德地图悄然下线顺风车业务、嘀嗒顺风车业务,在23时至次日5时无法使用。国内3家顺风车平台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业务调整。

  事实上,目前顺风车平台的车主素质的确参差不齐,有滴滴顺风车主杨骁(化名)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顺风车出了几次事之后,乘客谨慎了,的确有很多不负责任的车主,尤其是跨城顺风车,我就听到一个顺风车主炫耀过,‘不同意加钱,就把女乘客丢在高速路上’”。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在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看来,顺风车平台不能因噎废食,“顺风车出行和网约车不同,平台对车主的把控力度不够大,更考验平台的管理、风控以及安全保障能力,希望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服、司乘保障机制解决安全问题”。

Q群生态圈:95后大学生的“线上归宿”

2018-09-04

眼下,距离考研还剩不到两个月,大学生考研Q群也日益繁荣起来。考研生们纷纷上网寻求自己的“线上归宿”,群里既有往届优秀研究生坐镇,也有考研机构为考生保驾护航。

t3Ea-fxnqrse4316559.jpg

  这些考研群看似象限上一个个孤立的坐标点,实际上却悄然形成一个圈子。除了各所大学为报考学生建群,还有各个城市的学生用以互相督促学习的“同城考研群”。此外,还衍生出了一系列附属产品,如“考研相亲群”“考研家长交流群”“考研旅游观光群”等,堪称功能齐全。

  在大学生自发组建的群中,无论是考研、网游、创业、追星、写作等,不同的Q群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总能为大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和认识同好的机会,构成形态各异的网络生态圈。

  不同于通过扫码和邀请好友两种方式加入的微信群,Q群只需输入关键词,便可找到全国范围内相关“部落”,且在人数限制上也更加灵活。据悉,微信群人数上限为500人,而在为QQ群开放2000人最高上限之后,2017年QQ群解除人数限制到5000人,堪称Q群的“再次扩充”,同时也延伸了学生们的网络生态圈。

  但与中小学阶段仅停留于“班级群”和“学习资料群”的情况相比,大学生的Q群生态圈无疑更加复杂和多元。

  大学生创业群:兴起“炒币”热

  以往,大学生创业群一般只包括“兼职群”“项目群”和“投资理财群”,是在读大学生获取一定生活费的渠道之一。但一些新兴的经济热点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创业群的常规模式。

  “我们都是一群有妄想症的大学生,但妄想也可以成为现实。区块链这个风口,给了我们足够好的机会。你信吗,信就进来吧!”某个大学生创业群的入群简介颇具煽动性。

  像这样自2017年新兴的大学生区块链创业群不计其数。正如它所标榜的一样,加群的大学生有些是为了拉合伙人做投资项目,有些则是为了合伙“炒币”“挖矿”。相同的是,他们都把目光聚焦在近一两年来创业圈最受欢迎的热门领域,如来自宁夏师范学院的陈思凡所说,“如果说2017年是区块链技术元年,2018年将会是爆发年,肯定想抓住这个机遇赚钱。”

e88d1c924b0d47c29c38686d3461a1b6_th.jpeg

  前期,群里转发的信息无外乎群友眼中各种“有潜力”的数字货币——哪个数字货币即将上线,上线价值多少,一个月后赚了多少,都是他们日常讨论的话题。作为一个金融专业的学生,杨凯文入手了不少数字货币,投资金额大多来源于他的网贷和兼职,“我一直想长期持有自己看好的币种,但每次着急用钱时就卖掉,一般撑不住一个月。”

  为了拉拢同好、组团队专门炒币,杨凯文已辗转加入4个群,但群里一个又一个接着“废了”,群里渐渐被天猫、美团优惠券等广告刷屏。与之类似,不少创业群最终都沦为“广告群”或“传销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诈骗信息频频出现,比如相关责任人多通过虚构各种光环为“虚拟货币”信用背书,承诺高额投资,并利用微信群或者QQ群转发推广的形式宣传,对投资者进行“洗脑”。据悉,除了虚拟货币本身可能存在风险,目前还有一类风险,就是打着“虚拟货币”投资旗号的非法集资和网络传销活动。这需要“炒币”的大学生多加警惕。

  证书攻略群:为履历“加料”or“注水”

  与共享区块链信息的创业群相似,证书攻略群共享的则是全国范围内大学生比赛的信息和攻略。在QQ查找框里输入关键词,显示出的此类攻略群数量不下百个,每个群的平均人数约为500人,成员以在读大学生为主。

  一个证书攻略群群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生陈玉告诉记者,其中大多数为需要付费入群的VIP攻略群,而她则是为了回馈一众“粉丝”的支持,才新建了一个完全公益性质的Q群,免费分享近期全国各地举办的大学生比赛。

  仔细分辨一下,这些群分享的赛事也有高低之分。

  某个群里,群友们将证书攻略群简称为“撸奖群”,将经过官方机构认证的奖项定义为“硬核奖”,意味着奖项含金量很高,能拿得出手。相反地,他们把一些地方性的,由民间机构发起的赛事形容为“注水”。

  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比赛,头衔上都冠有“大学生比赛”之名,面向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参赛者。如果不去深究,这些“注水”的比赛大多都可备注成“全国性大学生比赛”,从而在参赛者的履历中“上升”为国家级赛事。

  刚获得某大学生广告大赛“佳作奖”的17级学生王启光坦言,自己参加的比赛没有获得官方机构的认证,“但像我这种普通院校的学生,在拿不到国家级比赛证书的前提下,只能靠这些看起来是全国性的,实际上非常‘注水’的赛事奖来给简历‘加点料’,否则没什么可写的。”

  某攻略群的管理员告诉记者,“我们整理的多是一些比赛较低级奖励的攻略,如果想参加一些难度较大的比赛或获得更好的名次和奖项,真心不是我们这个5元VIP群能解决的。”

  游戏群:不光有“开黑”和“吃鸡”

  在大学生集中的Q群中,游戏群最热门,也最普遍。

  网友“大野”今年已经30岁,却是一个大学生王者荣耀游戏群群主。谈及建群初衷,他表示,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几乎都不玩游戏,约人一起玩会显得幼稚,“所幸开个大学生游戏群,跟年龄小点的同好一块‘开黑’”。

  在所有游戏群里,汇集王者荣耀粉丝的“开黑群”和绝地求生玩家的“吃鸡群”无疑最受欢迎。在一个有4371人的大学生“开黑”群里,群友几乎24小时都活跃在群中,每天还会不定时组织“高手”带队“开黑”。

  同样是游戏性质的群,全国大学生“数独”(注:一种逻辑游戏)群就略显寂寥。群里充斥着九宫格的图片,一道难题至少需要等半个小时才会有人回复。不过大二学生邓子瑶对自己所在的数独群很是感激。去年刚入群的她如今已经达到了参加全国大学生数独竞赛的水平,她将这明显的进步归功于数独群日常分享的高难度题和解题思路,给曾经“菜鸟”的她提供了进阶的渠道。

  或许与大家想象有所不同,多个大学生游戏开发群也表现出“正儿八经”的画风。虽然冠以游戏之名,但他们聚焦的是游戏玩法策划、美术设计、模型和关卡制作等专业领域。群里看不到任何“开黑”的迹象,只要广告、问卷等无关信息出现,群成员会立刻被禁言72小时。“因为我们想组建的,是一个有情怀的团队,非诚勿扰。”群主焦柯说。

  “嗨”在线上,别“冷”了线下

  学习群、游戏群、攻略群等各类Q群,可以说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一大缩影。在这个虚拟、匿名的空间里,各个部落的大学生同好们社群化趋势愈发明显,形成庞大的大学生网络生态圈。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辅导员段正认为,QQ群功能扩展产生了新的文化现象。更低准入门槛、更大交际平台、更易实时互动,使得95后大学生乐于在此“找归宿”,并在群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中寻求认同感。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更具体来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老师李卫华认为,网络上的沟通交流较现实而言,时间、空间成本更低,情感和心理资源成本也更低,比如说“面对面交流时,面前的人的反应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时候我就要去快速思考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并做出恰当的反应,这是需要勇气、沟通能力和心理建设的。此外,虚拟世界的匿名性也会给当事人很多的心理保护,相对更自由”。

  但随之也引起不少人的担忧——随着QQ群等社交媒体的用户更为低龄化,这些“网络原住民”线上的人际交往更为如鱼得水,但在现实交往中却磕磕碰碰、畏畏缩缩,甚至厌烦、恐惧现实中的社会交往,宁愿对着冰冷的屏幕“掏心窝子”。正如段正经常见到的,QQ群里沟通顺畅的学生在现实中却常常陷入“社交恐惧”,线上人格和线下人格大相径庭。

  关于这点,段正认为大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网络热点话题,加强引导,并提醒学生在参与群文化的时候应该慎重选择、避免导致“社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