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的区块链,或是新一轮上升的开始
2018-10-08
区块链一开始被人们认识并不是一个正向的印象。无论是李笑来、陈伟星还是徐小平,他们传播区块链的渠道并非是在正规的渠道上,而是通过小范围的会议、聊天群等相对较为私密的方式传播。尽管如此,区块链依然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甚至到了人人皆言区块链的地步。
随着人们对于区块链认识的逐步理性,区块链市场的发展同样开始降温。曾经风光无限的区块链论坛,现在变成了门可罗雀;曾经加持区块链的大妈、微商和网红,现在早已销声匿迹。区块链正在从一个人人吹捧,开始回归到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对于区块链来讲,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区块链本来就不需要有如此多的鼓噪。
吹捧不是区块链的全部,冷静才是正道
尽管区块链能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想象空间,但是依然掩盖不了它是一个新生的底层技术的现实。如果在一个技术的新生阶段就去吹捧它如何之好,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对于新生技术来讲,它的最初阶段最应该具备的“姿势”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为自己未来与诸多行业的融合打下基础。
早期火爆的区块链论坛尽管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区块链这个概念,但是对于区块链本身来讲并未有太多积极意义。首先,它并未真正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还停留在它最原始的概念上;其次,它让区块链脱离了自己本来应该具备的“技术”特质,转而变成了一种营销概念。因此,尽管早些时候我们看到了区块链的火爆,但这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其实质是人们对于互联网落幕后未来发展的迷茫与恐慌。
对于区块链的吹捧是互联网思维的再度延续,人们期望通过加持区块链来破解互联网技术落幕的尴尬,并持续获得资本关注。但如果一味地对区块链进行吹捧,而不去思考区块链与外部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自身技术的完备,那么区块链必然会从风口沦为俗套。
这似乎也预示了区块链市场必然会经历一个从火爆到冷清的过程,而这或许才是当下的区块链市场最应该有的气息。因为对于一个新生的技术来讲,或许只有冷静才能为后来的爆发积蓄力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味地对区块链进行吹捧,一味地去打概念牌,而不去研究区块链的落地,等到最后或许区块链真的会沦落成为一种概念。
理性地看待区块链,正是其回归正道的表现。作为一种新生的技术,特别是新生于数字货币这种备受争议的母体的技术,或许,区块链更加应该回归冷静的状态。这是当下的区块链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更加是未来区块链想要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
概念已足够庞杂,区块链当回归技术本身
如果把区块链放到人类社会里来看待的话,早期的区块链其实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造就了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多学术门派,最终归于秉持法家的秦国。区块链时代同样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区块链的概念,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区块链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当概念变得足够庞杂的时候,区块链的发展便会开始进入到百家争鸣的时候,最后区块链才会归于一统,落脚在技术上。其实,当下的区块链市场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无论是早期的ICO,后来的大妈、微商、网红涌入其中,再后来的形形色色的“链”,其实他们都是在经历一个概念频繁出现的过程。当区块链的概念足够庞杂,人们之间的争论便会产生,由此人们便开始更加接近于区块链的本质和意义。其实,区块链市场的发展正在从一味地搭建平台的模式转向区块链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应用。无论是对于区块链的算力、加密技术、信用体系等认识,还是区块链的应用,其实都在告诉我们区块链正在一步步回归技术本身。
如果我们将区块链技术看做是一个刚刚萌芽的技术的话,当下有关区块链的概念已经相当庞杂,下一个阶段在于如何将这些概念真正落地到具体技术上。当技术真正研发成熟之后,我们通过将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上,才能真正让区块链不仅是一个捉摸不透的虚假的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与行业产生深度联系,并且能够给传统行业带来切实改变的存在。
将中本聪在数字货币中展现的区块链的雏形再度进行丰富于完善,无论是加密技术、认证机制还是去中心化的处理都重新进行建构,才能真正将区块链技术不仅仅只是应用在数字货币上,还可以应用到金融、保险、法律等其他行业身上,这样区块链才能真正回归技术本身,而非仅仅只是一个概念。
降温的区块链,或许是一个全新开始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区块链的降温正在让跟风与吹捧现出原形,人们开始从庞杂的区块链市场当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区块链开始从简单的打概念、搞论坛、发ICO,逐步转移到了具体应用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降温的区块链或许正孕育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区块链开始找到数字货币之外新的应用土壤。一个技术真正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它能够与足够多的行业产生联系,并且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圈。互联网技术便是如此。我们看到早期的互联网技术仅仅只是被应用到了资讯、游戏等领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与互联网产生了深度联系。
反观区块链,虽然当下它出现了很多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都不可避免地落入到数字货币的俗套里。如果仅仅只是将区块链的成熟应用局限在数字货币本身的话,那么区块链势必无法成为互联网技术后下一个基础技术的潜质。因此,为区块链找到数字货币之外更多的应用土壤或许才能成就区块链未来更大的发展。
其实,区块链的降温更多地体现在以区块链之名行数字货币之实的降温,人们更多地开始寻找区块链之外新的应用土壤。这对于习惯了数字货币的惯性思维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正是由于他们将目光转移到了数字货币之外更广阔的领域,所以才让区块链有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的可能性。
割韭菜模式已经退潮,资本开始关注新的区块链模式。提及区块链,人们通常用割韭菜来形容。这主要与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无太多实质性的进展和意义有关,仅仅只是对用户和资本来讲的。割韭菜模式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对区块链的不理解以及资本对区块链的盲目推崇。
随着资本的逐步退潮,从早期仅仅只是关注区块链的概念,但凡区块链的项目便会“海投”,到现在更加侧重区块链的应用。资本的投资逻辑开始从概念回归到实体,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仅仅只是假借区块链的概念来获得资本关注,而不去深度探索区块链的相关应用,现在只会被资本和市场抛弃。
降温的区块链仅仅只是对那些只打概念,不做落地的区块链项目的降温,对于真正推进区块链应用的项目来讲,所谓的资本寒冬或许并不存在。所谓的割韭菜的模式已经开始没有市场,资本开始从初期的“海投”转变成为当下的“精准投”。
区块链开始从表层的概念叠加转变成为深度的技术创新。其实,区块链技术绝非仅仅只是中本聪在白皮书里为我们展示的那么简单,它本身具备而且应该具备更加深度的意义。尽管我们在早期经历了区块链概念的推陈出新,但是那些所谓的“推陈出新”仅仅只是局限在概念本身,并未给区块链技术带来任何创新。
从这个逻辑上来看,区块链的降温仅仅只是代表虚假的概念不断减少,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延展和创新将会持续。因此,降温的区块链仅仅只是虚假概念的减少,未来有关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创新将会再度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有关区块链的算力、区块链+、加密技术等创新将会开始被人们重视,由此将会开启一个区块链技术创新的新时代。
退火的区块链仅仅只是市场回归冷静的表现。随着人们对于区块链认识的深入,未来区块链将会被应用到其他更多的行业当中。仅仅只是打概念,获得资本关注的做法不能长久,只有真正让区块链回归到技术和行业本身,才能真正让区块链再一次“热”起来。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你加入了吗
2018-10-08
记者近日从商汤科技了解到,科技部正式宣布依托商汤科技建设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是我国第五大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最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技术在向诸多行业和商业场景渗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也涌现出来。
“国家队”领跑的开放创新平台
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记者从商汤科技了解到,新设立的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将在四个方面发挥核心使命,其中包括建立人工智能国际化人才体系并培养国际化人才;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创造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为代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易观分析师肖菲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把这几大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称为“国家队”。
科大讯飞是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队”成员之一。科大讯飞开放平台业务部总经理齐舒萱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家公司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已有83万开发者,连接的终端数超过19亿,日均交互超过47亿。
再来看看百度。今年7月,百度大脑宣布升级至3.0版。百度大脑3.0的开放能力也进行了升级:已开放120多项领先的场景化AI能力与解决方案,并通过开放定制化平台以及软硬一体的AI能力,持续降低AI应用门槛,帮助开发者和企业应用AI实现业务升级。
目前百度大脑每天调用次数超过4000亿次,调用的人中既有AI工程师,也有零AI基础的初入门者、希望转型AI的工程师,还有来自各行各业、规模大小不一的企业。
肖菲告诉记者,除了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队”以外,越来越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厂商也开始尝试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以图像识别著称的旷视科技就是这样的例子。
从“技术赋能”到“服务赋能”
肖菲介绍,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作用主要是连接了两方。一方面它连接了开发者和一些研究机构。另一方面可以连接许多下游的企业,比如一个以图像识别为主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可以将相关技术能力开放给希望在图像识别领域开辟业务的创业团队。
“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可以降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门槛。”齐舒萱说,通过技术接口对外开放,那些原来没有核心技术的开发者,也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去做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
但齐舒萱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业务内容远远超过技术开放。
以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为例,该平台已有8年历程。齐舒萱介绍,最初两三年平台的主要业务是将技术开放出来,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现在这方面的业务只占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30%到40%。除“开放赋能”以外,越来越多的业务是“服务赋能”。
“我们在8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开发者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对于如何接入人工智能技术能力进行应用开发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就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接入,怎样去开发应用,应用做得好不好。”齐舒萱告诉记者,这些就属于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服务赋能”的部分,而科大讯飞的AI大学就可以提供这些服务。
除此之外,齐舒萱介绍,科大讯飞还设有加速器,为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技术、运营等方面支持。
无独有偶,记者从百度了解到,除了开放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百度也面向AI领域创业者推出加速计划——百度AI加速器,目的是为AI领域创业者或希望借助AI进行业务升级的创业者,提供技术、产业合作、营销传播、课程和投资等多层面的资源支持。
目前百度AI加速器已开展到第三期,共有几十家企业加入,其中90%以上的企业成功接入百度AI技术;超过80%伙伴,借助百度AI技术,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重大升级。
开放平台之间竞争激烈
肖菲介绍,由巨头领跑,国内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日益兴起,趋势紧跟国外步伐。早些年国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如谷歌等开始进行技术开放,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也开始尝试营造行业的开放生态。
在肖菲看来,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基本“门槛”在于,这些企业需要在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或者细分领域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
为什么要设立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以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为例。齐舒萱介绍,刚开始企业拥有人工智能技术时,发现可以用它开发一些应用,但是一家企业并不能满足整个市场的所有需求,这就需要一些合作伙伴一起加入让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而现在,发展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意义则在于,让整个行业的生态越来越完善。
肖菲则认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一方面可以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设立平台的企业来说,也可以把更多的开发人员和合作伙伴拉到自己身边共同推动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
比如,创业团队在接入某企业设立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后,不仅可以获得技术支持,如果创业项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可能会直接对其进行投资。这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不过肖菲认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也有一些值得提升之处。比如,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之间的底层技术差别不大,因此同质化竞争的现象比较明显。另外,由于开放平台之间的技术标准和规则有不统一的地方,容易导致重复开发,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延伸阅读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超千家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全球共监测到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4925家,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2028家,位列全球第一。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工智能企业总数1011家,位列全球第二,其次分别是英国、加拿大和印度。
从成立时间看,中国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涌现集中在2012—2016年时期,在2015年达到顶峰,新增初创企业数量达到228家。从2016年开始,创业企业的增速有所放缓。
全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平均年龄为5.5年。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初创企业云集,企业平均年龄相较于全国更年轻,平均年龄在5.5年以下。山东和辽宁等地老牌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企业转型较多,企业年龄相对较大。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相较于2016年增长67%。其中以生物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占比34.9%,达到82.8亿元。
中国人工智能创业热潮与投融资热情在2017年回归理性,但随着人工智能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的落地,预计在2018年,人工智能市场增速将达到75%,整体规模将达到415.5亿元。
利益机制催生网络“灰色信息”产业链
2018-10-08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媒体中,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至今年9月初,仅微信专门开发的“微信辟谣助手”已辟谣的文章就达到118万篇。到底是谁在制造这些“灰色信息”?他们为何辛苦而“专业”地制作这些不实信息?《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诸多谣言背后存在明显的利益机制,其已表现出分散化生产、产业化生产态势,并且还衍生出诸多传播利益链。
“伪正能量”类谣言层出不穷
《如果你有能力请不要选择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得癌症的有救了,空前绝后这个竟痊愈,发1次,救人无数》《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在微信辟谣助手最新辟谣的不实信息中,类似的关于养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心式谣言”比比皆是。
记者翻阅这些谣言文章发现,不少谣言中有所谓权威机构试验、观点,甚至配以视频,如此“专业”的“科普”文章,很可能会迷惑许多读者,进而“温馨提示”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除了“关心式”谣言外,涉及儿童、突发事件、手机病毒的网络谣言也占有较大比重,例如《小孩被针扎晕后遭绑架》《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可预警地震》等等。不少读者觉得将这些信息转发可以提醒更多人,是一种“正能量”行为,实则很可能成了谣言的传播者。
“一开始还跟群里转发的人争辩说这是谣言,后来干脆‘呵呵’了事。”济南市民罗女士说,她的亲友群里经常会有人发一些提醒类的文章,如“最近鸡爪不能吃”“豆皮不能吃”等等,让她觉得很是烦恼。还有的采访对象说,现在在亲友群里辟谣成了一件“不道德的事”,会被人认为“当面打脸”或“没礼貌”,很是苦恼。“有一次母亲就严肃地对我说,顶撞群里的长辈,真是不懂事。”有着研究生学历的济南市民陈乔说。
“关心式谣言”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扰,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有的读者看到朋友圈文章说,阿司匹林在心脏病发作时是“救命药”,而不知道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夺命”,最终酿成恶果。类似的报道也不时见于报端。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虽然许多不实信息被证明是谣言,并且不时被辟谣,但往往每隔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出现。如每年高考后,某某省“零分作文”就会不时出现,再比如在夏季暴雨、冬季雪天时,网络上往往会传播大量不实事故的信息,其中不少是将视频、照片移花接木,或是直接将原来的文章换一个地名、人名。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警方曾查处过一则谣言事件,谣言文章称“山东淄博市张店二中跳楼学生刘雅婷写给全体教师的一封信!可怜的孩子一路走好……”警方调查发现,类似的文章在网络上已多次出现,内容几乎一致,只是将地名进行了修改,从2014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一座新城市。
除了各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谣言以外,网络上还存在诸多关于经济热点、社会公平、司法公正、历史事件等领域的误导性分析或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标题耸人听闻但事实却相去甚远,以及移花接木、内容不实但煽动性很强。这类信息往往通过挑起人们对经济的担忧、对弱者的同情、对社会的不满等手段,引发读者点击和转发。这些“灰色信息”的不断传播与泛滥,不仅使网络垃圾信息泛滥,也混淆了视听,给读者带来诸多困扰,成为网络环境中挥之难去的“雾霾”。
“流量为王”催生产业化生产传播
记者调查发现,在大量不实信息及谣言中,除了有部分是因网民不明真相而误写、误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意为之、“专业”制作产生。在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利益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及“激励”部分自媒体账号,不惜以“灰色信息”吸引眼球、赚取点击,最终获得广告收入等多重利益。
多位受访的自媒体运营者表示,其收益与文章点击量、曝光量有直接关系,而其背后又和各类广告相关。
据山东一个拥有约2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李明介绍,运营公众号的收益方式有多种,一是可以开通“流量主”业务,系统会在公众号所发文章中附带广告,通过这一业务他所运营的公众号一年的收益约三四万元。二是自己对接当地的广告,这部分每年的收益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据部分业内人士介绍,自主发布的广告不仅可以自己线下洽谈,还可以通过专业的网络广告平台对接。记者在一家广告网络对接平台上了解到,接收广告业务的群体被分为“意见领袖”“名人朋友圈”“草根朋友圈”等多类,在意见领袖中又分为时事、民生、母婴、健康等多类。在报价上,“粉丝”数越多和影响力越大的发布者,广告报价越高,例如“粉丝”数在100万人以上“意见领袖”类微信公众号,其最好位置的广告报价达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以上。有的知名账号报价甚至高达45万元。“草根朋友圈”类别中,也会根据微信好友数量的不同,有不同的报价,如微信好友三五千人的,其发一条朋友圈广告的收入为几十元到一百多元。
通过近年来警方不时查获造谣案件,也可以看出谣言背后的“圈粉”、赚取点击量等利益端倪。
早在2015年被福建石狮警方抓获的“一家34口灭门惨案”发布者吴某,曾运营20多个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所谓“黑幕”等内容吸引“粉丝”、拉广告,月收入常超过20万元。
此外,在自媒体信息传播领域也形成了相关“产业链”。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手机应用程序(APP)专门为微信朋友圈提供可供转发的带有各类广告的文章。转发文章后,根据转发而获得的读者有效点击量,转发者可得到相应收益。而网站提供的文章,不少都是“关心式谣言”或低俗、猎奇类文章。
记者在一个文章转发APP上看到,每条文章均明码标价,转发的文章每被阅读一次的标价普遍在0.10元-0.15元之间,这些文章普遍包含大量“黑五类”广告或软文。记者进行注册并将部分文章转发至朋友圈后,随着点击量的增加,账户余额也在增加,最后顺利通过微信提现。
此外,在多个类似平台上,还有“徒弟”制度,已注册用户介绍进来新注册用户即“徒弟”后,老用户不仅可以立即得到几元金额的返现,还可永久获得以后“徒弟”20%的收益分成和“徒孙”10%的收益分成,形成类似“传销”的利益分配机制。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倪万等专家分析认为,源头利益机制已成为各类“灰色信息”专业化生产、不断变种及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在自媒体平台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低门槛、把关不严等问题,易导致“灰色信息”大众化生产、大范围传播泛滥。
强化源头管理 规范利益机制
当前,自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据去年腾讯发布的数据,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达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新媒体及各类自媒体已成为越来越多读者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
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突发事件等谣言的打击力度,违法、影响恶劣的“黑色信息”明显减少。但由于这类“灰色信息”直接危害性相对较小,处在是否违法的“模糊地带”,因此不是公安打击的重点领域,这让其得以大行其道。
倪万等专家分析认为,这类“灰色信息”的共同特征是吸引眼球,但不明显违法。谣言制作者往往利用这一漏洞,抓住人们关心食品安全、同情弱者、爱国等心理来吸眼球,获取较大的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某某地孩子又被抢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等不断出现的原因。有的还剪辑视频“移花接木”、配上其他报道的图片等,增强欺骗性。
还有的业内人士指出,“关心式谣言”还抓住老人“宁可信其有”以及渴望和子女沟通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并且养生健康类谣言不易受到公安部门打击。
专家认为,在利益机制的诱导及监管相对不足的背景下,这些“灰色信息”已成为屡禁难止的网络顽疾。但任其发展,这些信息不仅会把网络搞得“乌烟瘴气”,并且还可能潜移默化,对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积聚社会矛盾。
为此,部分专家认为,需通过有力措施推动自媒体平台加大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审查监管力度,严格广告发布机制,同时加大对有害“灰色信息”的打击力度,从而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一是加大平台自审查力度。专家建议,相比传播媒体层层把关签发的要求,自媒体信息发布监管十分薄弱。在信息分散化生产的自媒体时代,应本着“谁发布谁负责、谁运营谁监管”的原则,强化自媒体平台对信息发布的监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等专家认为,社交平台具有明显的熟人传播特点,信息信任度相对较高,因此微信谣言不仅传播快,危害亦深。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各类直播、专业视频发布平台都应该切实履行信息发布的自监管、自审查义务。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二是严格广告发布机制,减弱源头利益机制。相对传统媒体的广告监管要求,自媒体上各类软文及文中发布的广告监管同样不足,虽然2016年我国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但自媒体广告主发布的违法广告仍然层出不穷。2018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互联网广告案件同比增长64.2%。专家认为,应该通过提高广告发布门槛及严格监管等手段,从而降低各类广告对“灰色信息”生产的源头激励。
三是加大对有害“灰色信息”的处罚力度。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等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对“事件性”谣言加大打击力度,也要加大对养生、健康等领域里游走在违法“模糊地带”的各类谣言的打击力度,减小其生存空间,特别是对有组织的谣言制造者加大处罚力度,揪出背后的专业平台和利益链。
中国手机支付在日本旅游景点扩充规模 日企充满信心
2018-10-08
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日媒称,中国智能手机结算服务企业在日本旅游景点的存在感不断提升。阿里巴巴集团与腾讯控股相继与日本铁路公司JR九州(九州旅客铁道)以及富士急行进行合作,在日本九州地区以及富士山周边等构建结算服务网络。作为中国国庆长假期间的出境旅游目的地,日本的人气正在提升。中日企业希望通过合作促进中国游客利用手机结算服务,同时也将活用收集到的数据,为开展商品销售等业务提供帮助。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30日报道,在位于富士山脚下的主题乐园“富士急乐园”,一位使用手机支付功能购买饰品的30多岁中国女性说:“在中国出门已经不用带钱包。希望日本增加更多可以使用手机支付的地方”。
报道称,富士急行7月份决定在富士山区域全面引入腾讯的手机结算“微信支付”。还支持在河口湖站(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等主要车站购买车票。
车站前的土特产店和出租车停靠点悬挂着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的宣传旗。富士急作为代理店呼吁周围商家引入相关结算服务。富士急的社长堀内光一郎自信地表示“要(将微信支付)打造成享受富士山观光的平台”。
报道称,富士急乐园等还启动了通过“微信”平台的门票销售服务。富士急希望以此获得口碑效果。通过与腾讯合作,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度将使用本公司设施的人数累计达到2000万,比2017年度时翻倍。
“目标是将九州打造成无现金岛”,阿里巴巴日本法人的社长香山诚信心十足地表示。该公司将在10月与JR九州联合成立一个团体来推动使用手机结算服务“支付宝”。该团体由JR九州的会长唐池恒二担任主席,呼吁广泛行业的企业参与。目标是将可使用相关服务的场所增加至数万至数十万处。
报道称,支付宝于2015年进入日本,目前可利用的场所加起来也只有约5万处。计划首先在拥有温泉和观光列车等丰富旅游资源的九州扩大使用。
报道称,为了把中国游客吸引到九州,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在本公司的旅游订票网站上发送相关旅游信息。以其在电商业务中积累的大量客户数据为基础,向关注九州旅游的消费者推送旅游指南等。
“将把游轮以外访问九州的中国游客提高到100万人,达到2017年的4倍以上”,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的JR九州会长唐池今年7月在福冈市举行的记者会上发表了这样的宣言。
报道称,中国的大型结算企业在日本加强服务的目的是开拓新的需求。微信支付已经拥有8亿用户,支付宝也有7亿用户,但仍渴望扩大规模。如果活用游客在日本旅游期间的消费行为数据,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投放符合消费者关注事项的广告及在购物网站上进行“推荐”。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报道称,在日本之前,阿里巴巴已率先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面向中国游客充实了结算服务。有观点认为其长远目标是面向当地居民提供服务。目前只有在中国持有银行账户的人才能使用,但今后如与当地银行合作,当地居民也将可以使用。
报道称,不过,中国企业在提供电子结算服务时被要求经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相关的结算系统。因此,日本方面也存在部分担忧,即认为如果中国企业的结算服务对象扩展至日本人的话,日本消费者的购物信息等可能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