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塔西佗陷阱:国民级应用必须承担起国民级责任
2018-05-16
古罗马时代,历史学家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说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乘客打车变贵,车主收入变少,雨天、春节叫不到车……因为是市场的寡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滴滴,即使烧钱放缓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即使在恶劣天气、春节叫不到车并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所能解决的问题。
如同塔西佗所评价的皇帝一样,因为降低补贴且用户体验跟不上,2016年8月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逐渐成了人们吐槽的对象。同时,每一次关于滴滴的负面消息都会引起声讨,每一次滴滴友商的进击都让大众颇为期待。
最近的空姐遇害案件,把乘客对滴滴的积怨完全引燃,也引燃了流量的狂欢,众人跟风怒黑。前有食堂君殷红送人头,后有去NMD滴滴标题助兴。骂滴滴似乎成为一件既是政治正确也是流量正确的事情,但如果非黑即白地看待这件事,只会让自己成为待割的流量韭菜。
除了公号,各种段子也在消费着本应受到尊重和同情的逝者。
上图在最近几天逐渐火了起来,因为联想到空姐遇害案,段子手们配上“空姐们宁愿在自行车后面哭,也不愿意在滴滴车上笑了”这样的文字,轻易就能获得大量的转发。这个“区块链最新资讯”也凑了这波热闹。
而事实是,这张图是在4月28日,案件发生前一周就开始大量出现的。原文大致是,“骑自行车竟然都能泡到空姐了”。
马化腾的微信对话可能难辨真伪,但微博这种开放的平台,真的需要用区块链溯源才可以么?
回到事件本身,创业邦咨询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如何界定滴滴在空姐遇害事件中的责任。
赵占领认为:在法律上难以认定事滴滴承担法律责任,主要因为,顺风车不是网约车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网约车,顺风车平台不像网约车平台那样承担承运人责任”。
另外,我们应该意识到,并非所有车主都是专门为了搭讪才去跑顺风车,2300万滴滴顺风车主中,多数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种装防护网的出租车。陌生人同处于车内的狭小密闭空间里,对于正常的车主和乘客来说都是缺少安全感的。当年的防护网是由司机出钱安装,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针对出租车的抢劫。
有网友认为,滴滴以社交的思路做顺风车产品,让不怀好意的司机能够事先了解乘客的容貌特征,为性侵犯、人身伤害等犯罪创造了条件。
赵占领对此表示,顺风车的核心功能是为车主和乘客提供信息服务,为双方达成合乘意向提供技术平台,其中有部分社交的属性和功能,但应该还是服务于核心功能,类似的做法比如很多社交电商或者淘宝等网络交易平台,也会为买卖双方提供在线交流沟通服务,但产品核心定位和功能还是在线交易。
而对于顺风车的“印象标签”中超出正常范围(神准时、活地图)之外的评价,如“颜值爆表”、“气质女神”等,赵占领则认为这类评价信息是否展示应该交由用户自主决定。
创业邦进一步咨询赵占领律师,如果一位男性顺风车主只选择接女性乘客,或者接女性乘客的比例特别高,平台对其采取封禁或其他判罚是否合理?
赵占领表示,男性车主愿意选择接女性订单也并非一定出于不法目的,也不排除仅仅是正常社交的考虑,另外,对于司机来说,载上一位女性乘客也相对更安全,此前也有不少对出租车或网约车司机实施抢劫的案件,平台因为只接女性乘客而对司机做判罚是不合理的,也缺少法律依据。
对于社交和评价体系导致滴滴顺风车平台上别有用心的人增多的问题,赵占领表示,这是产品定位问题,不是法律问题,不能因此就让平台承担法律责任,否则,所有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行骗、或进一步实施人身侵害的行为,都会需要社交软件承担法律责任。
在去年WePhone开发者苏享茂因遭遇骗婚被逼自杀事件前,世纪佳缘也曾发生过用户相亲被骗的案件。用户起诉世纪佳缘,但最后法院判原告败诉。
虽然滴滴并没有太多法律责任,但滴滴并非没有错。而且,错了就得认,挨打要立正。
但首先应该想清楚滴滴错在哪,而不是无脑喷。
在这次案件前,顺风车是滴滴求生欲的一大载体。网约车政策出台后,符合“京人京牌”、“沪籍沪牌”的合规快车服务相当少,完全不能满足乘客端的需求。而顺风车则是受到政策明确鼓励的业务,滴滴也从顺风车的公益性质出发,对顺风车做了诸多宣传。
根据,滴滴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共计3067万人次乘坐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而就在空姐遇害的5月6日凌晨不久前,滴滴还在秀顺风车的五一小长假数据。
2017年平均工资出炉 IT业超13万元居首
2018-05-16
2017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私营单位为45761元。分行业看,IT业平均工资水平突破13万元为最高,连续两年超过金融业,位列各行业门类首位。
IT业年平均工资破13万元居首
在2016年首次超过金融业后,IT业平均工资水平在2017年继续力压金融业,占据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首位。
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达到133150元,比上年增长8.7%;位居次席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122851元,比上年增长4.6%,这一增速在各行业中最低。
为什么IT业工资水平“高歌猛进”,而一向被视为“高富帅”的金融业则增长乏力?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一方面,IT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相关人才相对来说供不应求,因而其工资水平和增速能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金融业近两年来处于整顿和调整之中,业绩总体不太理想。总体来看,IT业工资超金融业是一种好的变化,凸显了收入分配重点转移到高新技术和实体经济中的正确导向。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认为,新动能加快成长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2017年,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服务业,相关行业工资增长也反映了这一格局的变化。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远高于私营单位
从工资水平看,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实际增长8.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实际增长5.0%。
也就是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高出了逾2.8万元。可见,私营和非私营单位之间的工资差距依然明显。
为何两者工资水平差距较大?苏海南分析,非私营单位包括国企、外企等,大中型企业居多,效益比较好,而私营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大都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劳动者议价能力也不强,导致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杭州城市大脑公布“五年规划”:将不仅局限在交通领域
2018-05-16
5月15日消息:杭州市政府在今天揭晓杭州城市大脑的“五年规划”:除交通领域,城市大脑还将深入医疗、平安、城管、旅游、环保等行业系统,建设智慧亚运,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有城市大脑加持的杭州,未来会长什么样,这让人们对未来智慧城市的概念充满了遐想。
2016年4月,杭州市与阿里云共同开创杭州城市大脑概念,同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正式启动建设。2017年底,阿里云ET城市大脑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目前,由杭州市政府与阿里云联合打造的杭州城市大脑已经接管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并首创AI机器巡逻,被誉为技术领域的“下一个登月计划”。
而从概念碰撞伊始,阿里云就全方位地参与城市大脑建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以及互联网架构、数据中台、专有云等方面投入了精干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并以突出的技术与服务优势顺利推进项目落地,打造了杭州的“城市大脑”名片。
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通过数据治理城市是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除了当前的交通之外,还将联合多方助推城市的智能化升级。
“以往城市规划靠经验,现在我们要把经验数字化,做到城市的‘优生优育’,把城市新规划与老城区协调起来。甚至还有可能把城市建筑从造价、规划到建筑过程全部数字化。”
此次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五年规划”的正式公布,明确了城市大脑将不仅限于交通领域,还将在更广阔的城市治理领域中发挥价值。
计划显示:2018年将完成交通系统V1.0并开发V2.0,启动平安系统建设,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建设智慧亚运;2019-2021年,在主城区全面推进交通系统建设,深化平安系统,推进智慧亚运及城管、医疗、旅游、环保等领域系统建设;2022年,实现交通治理全域覆盖,基本完成各行业系统建设,为亚运会成功举办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保障。
引人注目的是杭州市城市大脑作为新基础,也将支撑更多的超大型项目,并与相关项目发挥协同效应,如智慧亚运已经成为城市大脑工作重点之一。此外,也将与“最多跑一次”联动,推动“移动办事之城”的加快建设。
同时三大平台搭建城市大脑核心能力,并将对外开放服务。
为实现5年规划,杭州市将通过建设城市大脑计算资源平台、数据资源平台、算法服务平台,为杭州城市大脑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全面的数据归集治理能力,快速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开发、部署和生命周期管理,最终向社会开放城市级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提供数据资源服务输出,带动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周边产业发展。
在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围绕大脑发展继续深化实施全球引才“521”、“131”计划。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开展安全评估。
“未来,有了大脑的城市,会拥有100万倍的数据,只消耗1/10的水和电。”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曾描述过2050年的杭州,在他看来,阿里云ET城市大脑的交通治理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数据开始为社会产生价值,解决今天仅靠人脑无法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
区块链究竟如何落地?这里有四大应用场景
2018-05-15
如今,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区块链市场已不足以概括它的疯狂、魔性或者说泡沫。
质疑者将其比喻为郁金香,终会覆灭于人类渐渐生长出的理性,而拥趸者则不断地将其捧上神坛。
对于事物的质疑、拥护、持中不言,向来是人类面对新生业态时的三种态度。悠悠众口如何能被堵住——只有事实胜于雄辩。
区块链的应用在哪里?到底有没有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关系?
毫无疑问,确实一些落地的场景。
一、娱乐区块链:直播应用
精神世界的舒服惬意向来是人类灵魂深处最深追寻的终级目标,一个人可以穷困潦倒。但若拥有精神领域的翱翔与快乐,仍然可以幸福地存活于世。
所以,众多陪同互联网生长起来的孩子们,开始抽食电子鸦片。这在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高达8亿,互联网人群高达12亿的大环境下并不鲜见。
中国的互联网新一代开始玩:王者荣耀,看各种直播。
于是乎诞生了众多的网红,这些振臂一呼群起应之的网红们忽然自我感觉有了一种上帝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足以让他们觉得,他在他的粉丝群中可以成为一种神的存在,而神当然总应该是慷慨大方的。
于是直播的网红们,开始发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各种虚拟货币。
区块链技术最为便捷的应用也莫过于此,包括:比特币、以太坊、EOS等经典的虚拟货币,就是被市场认可的典型。
虚拟货币之所以有价值也就是因为获得了众人的认可。
这与网红的价值类似:网红之所以是网红也是因为粉丝的认可,线下线上无外如是。
虚拟货币的共识机制就是买的人越多,货币就越值钱,网红亦然。
区块链发币着实容易,只需要一串哈希代码,一个智能合约,一系简单字符就可以打入到各个粉丝的虚拟货币钱包中。
以ICST为例,这是一款基于东南亚、印度和美国网红制造公司StarMaker的直播代币,所有的网红可以使用该币种作为自己的价值度量,同时可以每天向粉丝分发固定数量的代币。
于是乎,不再是粉丝打赏网红,而是网红犒赏粉丝。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又能看美女、小鲜肉,又可以获得收入,直播的世界如何美好,于是越来越多人会加入到这娱乐至死的大潮中。
类似于ICST这样的直播社区就不断壮大,而ICST这种虚拟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其发币数量恒定,不具通缩属性,未来可以随时间价值而上涨。
小而美、善而精,锁定地社区、社群、固定用户的区块链撒币应用既初级又美好。
人们常说掌握了精神就是掌握了世界,而区块链不仅可以为您做到精神领域的美好,还有现实流通世界的高效。
二、流通区块链:防伪应用
众多虚拟货币的投资者们看到的区块链应用落地的消息让他们振奋不已:京东已经用区块链技术来回溯牛羊肉的产地和每一块肉的来历了。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如果输入的信息就是假的,那在区块链每一个传输环节,就是以假传假,永远都是假的了,因为永远不可能篡改。
今年315晚会上,众多诸如 “小白猫”奶糖,土力士巧克力, 阿迪达达、耐达、肯德鸭等伪劣产品飞舞在广大农村、广大城乡结合部的市场当中。
就像我们办公室的小吕刚刚买了一款PRADA的新款包,对话如下:
“小吕,您这包好靓,多少钱?”
“800元!”
“这么便宜,A货吧!”
“不,这是使用了区块链技术,防伪的B货!”
假货、A货人们永远痛恨,以为区块链可以解决商品的造假问题,但人们并不十分明确区块链究竟可以怎样用来防伪。
防伪的主要问题在于解决,产品的真假。而区块链解决的是传输流程当中的不可更改。
换句话说:信息的源头如果是假的,传输一千次最后的结局也是假的。
区块链最大的特点在于传输信息的不能篡改,但是信息一旦传输,就不能变化。
比如一个LV的包如果在假货生产商和真货生产商的手中生产出来,其成品都是类似的。但是类似的结果若开始就使用区块链进行认证,假货被认证成真货,重复一千次认证,假的就还是真的。
所以,区块链对识别假货没有办法,但是对流通过程中的不要掺假却有重要意义。
三、区块链积分体系:雄安新区的个人资产证券化
老生常谈一下:区块链最大的应用仍然是在信用体系,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区块链将改变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当中最为缺乏的就是信用的认证。
区块链将会建立起一个多价值尺度的经济系统,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价值维度建立一个区块链,而这个维度是否被市场认可,则会以时间来验证。
以雄安新区的建设为例: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据说会实行一种积分系统,来对市民的良好表现进行奖励。这种积分系统,乍看之下类似于蚂蚁金服、腾讯或者银行卡的积分。
但其本质区别在于:雄安新区的积分系统如果以区块链方式实施,则个人可以发行自己的区块链积分系统,而该积分可以在雄安地区流通。
该积分可以换取更多权益,也就是个人信用背书或信用变现的一个完美渠道,政府可以使用区块链这个不花钱的技术,让每个人为自己的信用背书,将自己的形象资产“证券化“,每个人在区块链上的这价就以通证体现。
这样,大家在初次见面时就不用费力去识别这个人,而是非常简单地可以通过他的“积分“认识到这个人的价值,赏识他的能力,了解他的信用。
从而判断,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交往、雇佣,甚至是婚嫁。
如果该系统建立起来,则去年跳楼的程序员苏享茂也不会被一个婚骗导致未可瞑目……
区块链积分技术的使用将会使国家的管理更加有序和谐。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便利性,每个人如果以其自身资质(包括学历、身份、收入、信用、财产……)为依托发行积分系统之后,其信息便不可篡改,这些信息将原原本本地储存在区块当中,可以随时追溯,随时查验,无法篡改。
这里如果加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将所有我们希望甄别的犯罪行为或可能存在期诈行为的数据放入到该系统当中来。
比如:验证一个学生平时的考勤是否有人代为签到;验证国家社保系统当中的低保户是否符合资格。
触目惊心的骗保行为让国家损失许多本应该给最需要帮助人群的资金,使众多留守儿童反而拿不到任何的帮助。
根据区块链积分系统和智能合约提升使用的规范性,国家的管理意图将可以使密码学、智能合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让骗子、欺诈无所遁形。
四、传统金融再造:区块链+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世界可以信手拈来的应用之一:流通、传播与认证是供应链金融最好用的功能特质。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运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可信数据、智能合约、交易确权,形成“供应链金融+金融区块链”的运行模式。
1、数据可信化程度提升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涉及诸多环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相关用户串联成链,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还涉及仓储、物流、保险等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如何出现数据造假问题,都将影响贷款信息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性。
目前,除了核心企业和一级供应商/经销商外,链条上其他层级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都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数据标准。比如,链条上不同层级间的ERP系统,采用不同的系统服务方案生成,系统间信息的传递缺乏一致性,彼此间形成信息孤岛,对商业银行而言,难于通过获得有效的数据支撑风险判断及管理,也难于核实交易的真实性。
区块链因此大显身手,采购、物流、库存等所有与数据被全部放在区块链体系当中,实现了核心企业、下游数据的有效性检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中造成的流程摩擦。
2、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成交
除了数据之外,区块链技术还自带智能合约。为银行把控供应链金融流程提供自动化操作,解决线下人力监控落实困难的痛点。
以物权融资为例,通过物联网触发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执行,货物到达指定的交货地,物联网系统与区块链协议数据交换,通过智能合约向银行发送支付指令,即可自动完成资金支付;以基于核心企业的风险分担及缓释措施为例,一旦满足供应链协议中约定的风险补偿触发条件,即可根据智能合约由核心企业履行资金划付或货物交割手续,提高业务运转效率,降低手工操作及人为判断造成的时间损失。
3、交易行为的自动实现
区块链同样自带交易确权的技术。为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实现动产权利的自动确认,并在区块链上形成多方共有的不可篡改记录,解决现有权利登记、权利实现中的痛点。以应收账款权利为例,通过区块链对接核心企业ERP系统,可通过核心企业的系统数据,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信息进行数字化确权,应用场景还可扩大至物权凭证如仓单;或者通过核心企业提供的信息实现反向的权利确认以及权利溯源。对于资金方以及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既可以保障交易的真实性,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新思路与渠道。
可信数据、智能合约、交易确权的本质,是增强了现代经济与金融中“信任”的基础,通过区块链技术引入制度信任、技术信任,继而降低了“不信任”所带来的交易摩擦和金融成本。
“供应链金融+金融区块链”框架下可探索的创新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与空间。回到起点,很多朋友会有疑问,是否人类所有的互联网行为都会区块链化?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人类的精神世界已经开始简单地被互联网化,提升了效率与效能,而互联网的核心就是信息和信用,区块链再造了信息和信用体系。所以未来的区块链应当是再造互联网的核心。互联网革了传统世界的命,区块链将要改革再造的是互联网世界,实现超越互联网与数字时代的新生活。